EZO CORPORATION

L30C 手持雷射甲烷偵測儀

L30C 中.pdfL30C 手冊.pdf

分享

L30C是手持式雷射甲烷遠程檢測器採用轉盤二極體雷射吸收光譜技術(TDLAS)設計,可快速有效地檢測最遠 30 米外的甲烷洩漏,使用戶能夠安全地測量難以獲無法到達的區域地形,如繁忙的道路、鎖著的大門、懸在橋下的管道、長輸管道和其他難以進入的區域。使用手持式雷射甲烷遠程檢測儀,可以大大提高日常巡檢的效率和質量,實現對難以到達或無法到達的地方的巡檢。
  • 遠程檢測:適用於甲烷或任何含有甲烷氣體的洩漏檢測從 0.5~30 m。
  • 響應速度快:小於 0.01 秒。
  • 高精度:特異性激光檢測,對甲烷具有高選擇性,抗干擾環境。
  • 安全等級高:防爆型。
  • 超長工作時間:在標準模式下可以持續超過 16 小時。
  • 操作簡便:開機自動檢測,無需定期校準,幾乎免維護。
  • 攜帶方便:人體工學設計,攜帶方便智能激光檢測儀,具有數據上傳功能。
  • 可以發現微小的洩漏。
 
 目標
 含有甲烷 (CH4) 的氣體
 偵測範圍
 0~100,000 ppm.m
 偵測距離
 0.5~30 m
 敏感度
 5 ppm.m
 基本公差
 ±10% @1,000 ppm.m
 反應時間
 0.01
 工作時間
 ≥16 小時,可充錳酸鋰電池
 警報模式
 聲音與振動同時
 防爆
 Ex. Ib IIC T4 Gb
 保護
 IP 65
溫度
 -20 ~ +50°C
濕度
 ≤ 98% 相對溼度 (無凝結)
雷射
偵測指示雙雷射,綠光指示雷射Class 3B,安全等級Class 3R
通訊
數據經由藍芽下載
尺寸
160 × 54 × 39 mm
重量
350g (不含電池)

ATEX
ATEX 是針對爆炸性環境中設備的製造、安裝和使用的歐洲監管框架。 ATEX 框架由兩個指令組成。
ATEX 工作場所指令 1999/92/EC(也稱為 ATEX 137)涉及潛在爆炸性環境中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它主要適用於雇主,涉及爆炸性環境中設備的選擇、安裝、檢查和維護。
ATEX 設備指令 2014/34/EU(也稱為 ATEX 114)於 2016 年取代了原始指令 94/9/EC。它適用於設備製造商,並定義了在設備製造商使用之前要應用的基本健康和安全要求以及合格評定程序。產品投放歐盟市場。
ATEX 指令是法律對在歐盟銷售或可能在潛在危險環境中使用的電氣和非電氣設備強制執行的指令。
 
IECEx
IECEx 是國際電工委員會,負責爆炸性環境中使用設備相關標準的認證。 IECEx 的發展主要是由於需要促進在潛在危險場所使用的設備的國際貿易,同時保持所需的安全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IECEx 僅適用於危險環境中使用的電氣設備(與 ATEX 不同,ATEX 適用於電氣和非電氣設備)。 IECEx 在認證過程中還使用更嚴格的證據標準。
 
 
ATEX 和 IECEx 標誌
ATEX和IECEx認證均符合IEC 60079標準,在技術要求方面,兩者差別不大。同樣,ATEX 和 IECEx 的標記系統非常相似,並且這兩個標記經常組合在一起。
下面,我們詳細分析了涉及氣體(頂部)和灰塵(底部)的危險場所的典型 ATEX/IECEx 標記,並解釋了標記的每個組成部分的含義。
ATEX 和 IECEx 使用的防爆標誌。頂部標記用於氣體、液體或蒸汽,底部標記用於灰塵。 (圖片來源:UL)
 
歐洲指令:CE標誌表明該設備已經過製造商評估並被視為符合歐盟安全、健康和環保要求。該標誌包括公告機構編號。 (公告機構是指定在產品投放歐盟市場之前評估產品符合性的組織。)
防爆:防爆的特定 ATEX 符號。
設備組:區分用於礦場的設備和用於所有其他領域(有時稱為地上工業)的設備。
  • 第一組 (Group I) 用於礦場設備
  • 第二組 (Group II) 適用於所有其他領域使用的設備
 
設備類別:與設備預期使用的危險場所區域直接相關。較低的設備類別編號表示需要較高級別的點火保護。
  • M1 和 M2 類 (Categories M1 and M2) 適用於礦山設備
  • 類別 1 (Category 1) 適用於用於 0 區 (Zone 0)(氣體)或 20 區 (Zone 20)(灰塵)的設備
  • 類別 2 (Category 2) 適用於用於 1 區 (Zone 1)(氣體)或 21 區 (Zone 21)(灰塵)的設備
  • 類別 3 (Category 3) 適用於用於 2 區 (Zone 2)(氣體)或 22 區 (Zone 22)(灰塵)的設備
回想一下,在危險場所分類的 IEC 60079 系統中,
  • 0 區(氣體、蒸汽、薄霧)和 20 區(灰塵)被定義為可能連續或長時間出現潛在爆炸性氣體的區域。
  • 1 區和 21 區定義為在正常操作條件下或經常由於修理、維護或洩漏而可能存在潛在爆炸性環境的區域。
  • 2 區和 22 區定義為在正常操作條件下不可能出現潛在爆炸性環境的區域。
環境:指示環境是否含有有害氣體、薄霧或蒸氣,或者單獨的灰塵。
  • G – 氣體、蒸氣或薄霧
  • D – 灰塵或飛沫
ATEX 設備類別和環境的組合與 IECEx 設備保護級別相關(見下文)。
 
標記的前五個部分(從 CE 標記到環境分類)僅需要 ATEX 標記。總而言之,這些部分有時被稱為 ATEX 前綴。
防爆:ATEX 和 IECEx 使用的防爆指示器。
保護類型:一個或兩個小寫字母,表示在危險環境中防止點燃的方法。有時稱為保護原則或保護概念。
 
氣體、蒸汽和薄霧的防護類型示例以及相應的危險場所區域。(圖片來源:Intertek)
 
組 (Group) 設備分為三組。有時稱為氣體和粉塵子組或大氣組。
  • 第一組 (Group I) 用於採礦(瓦斯氣和煤塵)
  • 第二組 (Group II) 適用於地上工業中的氣體、蒸汽或薄霧,包括三個子組:
    • IIA 組 (Group IIA) 適用於丙烷等氣體
    • IIB 組 (Group IIB) 適用於乙烯等氣體
    • IIC 組 (Group IIC) 適用於氫氣/乙炔等氣體
  • 第三組針對地面工業中的灰塵或飛揚,包括三個子組:
    • IIIA 組 (Group IIIA) 適用於飛行
    • IIIB 組 (Group IIIB) 適用於非導電粉塵
    • IIIC 組 (Group IIIC) 適用於導電粉塵

溫度分類 (Temperature Classification):定義設備可能達到的最高表面溫度。對於粉塵防爆設備(底部示例),直接說明最高表面溫度,而不是用溫度分類代碼。

設備保護等級 (Equipment Protection Level) (EPL):僅 IECEx 標記需要。設備防護等級由大寫字母 G(氣體)或 D(灰塵)以及表示設備預期使用的危險場所區域的小寫字母組成。

在 ATEX 標記系統中,設備類別(加上環境、G 或 D)與產品預期使用的危險場所區域直接相關。
在 IECEx 系統中,設備防護等級與預期使用區域直接相關。
(圖片來源:Intertek)